close

635485266454686250.jpg  

 

* 內容簡介:

你以為最親近的人其實最遙遠;你以為的最愛原來必須小心提防。
真相,永遠藏在最可憎的黑暗裡。

面對最親近的人的消逝,誰也沒辦法預知他們離去的方式,你只能接受。
慢性死亡、意外、自殺、他殺......
當生命逝去,生者所渴求的真相也將隨之深埋六呎之下......

傑克森.布洛迪,愛丁堡的失婚私家偵探,有著粗曠迷人外型卻心思縝密。小時候曾經歷姐姐離奇死亡的他,始終未曾放棄尋找姐姐死去的真相。失去摯愛的親人,讓他總是無法拒絕同樣也失去親人的客戶。因緣際會下,他接手了三宗與親人失蹤、死亡有關的案件——34年前最受寵愛的小妹無故失蹤、10年前摯愛的女兒被殺身亡、轟動一時的殺夫血案,這些早已被警方宣告「結案」的塵封舊案即將因他而重見天日,但探尋真相的過程卻必須挖掘家族中隱藏多年的秘密,釐清所有不為人知的利害關係……,而他自己,也一步步地走近姐姐死亡的真相......
解開謎團的代價,可不是一筆豐厚的獎賞,而是隨著舊案重啟帶來的死亡、厄運與人性的最黑暗......

 

* 作者介紹:

凱特.亞金森(Kate Atkinson)出生於英國約克,目前住在愛丁堡。第一本小說《博物館幕後》(Behind the Scenes at the Museum)曾獲得惠布瑞特年度最佳好書獎(Whitbread Book of the Year)。她也寫了另外兩本深獲好評的小說,《真人槌球》(Human Croquet)和《怪誕的情感》(Emotionally Weird),以及短篇小說集《世界末日還沒到》(Not the End of the World)。
她自2004年開始陸續創作了以私家偵探傑克森‧布洛迪為主角的系列暢銷小說。凱特自第一本小說問世以來,就一直是廣受國際好評的作家。2011年英國文學特殊貢獻接受英女王MBE勳章表揚。

 

* 譯者介紹:

嚴麗娟台大外文系畢業,英國倫敦大學語言學碩士。現任職科技業,兼職翻譯。譯有《鳥的感官》、《機車英倫情人的台灣生活》、《海蒂十二族》、《如何秤出你的頭有多重?》、《專注意念的驚人力量》、《新世紀福爾摩斯檔案簿》等書。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剛上高二才有的生命教育課,老師給我們看了一部影片,有關日本政府為了降低自殺率而制定的《國繁法》──在全日本小孩身上都會打的疫苗中,有幾支被裝上很小的未爆彈,隨機抽選幾名小孩,讓他們在25歲前死亡。電影主角為一位過了25歲仍平安活著的男人,替政府工作,身為菜鳥的他接到要通知三個人的死亡時間,而那三人在死前24小時內,所有花費皆由政府付出。因為此法案,的確促使許多年輕的日本人把握生命,然而很有爭議的問題是:人憑什麼決定他人的生死?政府說是為了國家繁榮,幾個人的犧牲是再光榮不過的了。當然,也會有少數人強烈反對,被稱作「思想犯」,有些政治犯的意味,一如歷史傳承下來的偉大事蹟,洗腦、電擊等各種刑求,人類的思想再度退化到中古時期,甚或文字出現之前。

但能怎麼辦呢?體內有個小炸彈會在不到24小時內殺死自己,不趕緊做自己最想做的事,自怨自艾的,那怎麼行!第一個人原本和他朋友是街頭藝人,但只有他被發掘,拋棄了他朋友,此時此刻,他最想做的大概是跟朋友道歉,唱出他這輩子最感人的歌。第二個人-想看電影的人跳過這段文字!(嚴重警告)-則想殺了他媽,但最後還是放下眼前的怨恨,看清真相。第三人捐他的眼角膜給他妹。將死之人很痛苦,尤其知道自己哪時會離開。而留在世上的親人不是痛哭流涕,就是怨恨不已。最後主角認清了那個法案的缺漏,他們會找到時機,把事情推回正軌。

老師要我們思考死亡的意義,要是你能得知自己的死期,要是可以操控自己的死亡方式,你會選擇哪一個?

那時我激動地亂掰一種非常戲劇性的死亡,就是不要老死、病死、意外死亡。「謀殺,」我說。

「那別人要怎麼謀殺你?」

「肢解。」槍殺才對,迅速了結。當下我應該好好思考,而非想著我的死亡會帶來什麼可笑的影響,例如新聞瘋狂報導這社會已經道德喪盡,台灣居然出現肢解青少年案件,然後人們就會開始反省這個國家怎麼了,這個社會變態到什麼地步。

死亡不是件好玩的事,但人偶爾會開玩笑帶過,畢竟還沒發生在自己身上嘛!可你隨時都有可能遇見它,只是它發生在你認識的人身上。

假如自己的兄弟姊妹失蹤的話,有些人會不斷想像他們的遭遇,搞得自己不寒而慄,越想越可怕,那不如找到屍體會更好些。樂觀一點,就認為他們去了更好的地方生活,未來絕對有機會碰面。出生在孩子特多的家庭中,最先跑到這世上的頭幾個容易常被爸媽忽略,不知是為了贏得媽媽注意或真不小心受了那麼多傷,席薇亞、艾蜜莉亞和茱莉亞經常弄得自己渾身是傷,幸好奧莉薇亞這可人兒當他們的妹妹,不然他們的媽媽遲早會崩潰。好景維持三、四年,奧莉薇亞在某夜裡消失了。

養小孩很辛苦這事兒每個人都聽說吧!?我沒體會過,未來我也不大確定(XD)。特別是那種剛出社會的新鮮人要照顧寶寶,簡直難以想像。古時候那些可憐的女孩早嫁給自己不愛的男人,照顧小孩或許有給些安慰,我還是很佩服她們能熬過。不過時代變遷,現今不如以往沒自由。前途看似光明無限,卻敗在某個長的還可以的男生,只不過一次「意外」,小孩就蹦出來了。米雪兒努力愛過自己的丈夫和寶寶,沒辦法,寶寶,不,是蟲子,好吵。她受不了那噪音,好不容易安撫好寶寶睡著,不料她丈夫就那麼沒大腦地闖進家門,吵醒了寶寶,蟲子又開始大哭大鬧,那尖銳的聲音快刺穿她的耳膜了。她暴怒地走到外頭,拿起一把斧頭,進去。

怎麼感覺女人很不會照顧小孩哩,男人也差不多,重點還是要看人啦(搞什麼性別區分)。西奧就很疼他孩子,或許就是因為給予了太多的愛,反而讓孩子怕父母擔心,而不說出自己的「私人生活」的真實模樣。自女兒被陌生人割喉之後的十餘年,他仍不太了解他女兒,只顧著找出兇手,要他連自己也殺了,好讓自己能與女兒團聚。

夠開放的話,你可以想出完美的退場方式,但很難會去思考認識的人死了是怎樣的情形。我們該怎麼面對這種事?雖然知道最後我們依然要接受,不管過程有多冗長,人終究要繼續走下去。

由三宗懸案拉開序幕,還活著的人企圖找回已失去多年的人,好巧不巧,有位剛退職轉行當私家偵探的傑克森,全找上他。原以為那些案子會被貼上「永遠破不了案」的標籤,世界就那麼小,客戶要找的活人其實都在不遠處,而真正想尋求的親人,得先接受,才感覺得到,他們(的精神)永遠陪伴自己。

現在再來想死亡的意義,沒由來地感覺不同了。

感謝出版社提供試讀機會!

 

* 外國書封:

410DVEPM1DL__SY344_BO1,204,203,200_.jpg

 

* 影集書封:

  imgCase.jpg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ac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